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7902
 Arthur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皇帝的廟號、諡號、尊號、年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班不到站的公車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金庸小說雜談
作者: Arthur 日期: 2018.11.03  天氣:  心情:
《 金庸小說雜談 》

其一:渴望英雄

亂世才出英雄,生活在沒有英雄的承平年代,無疑是幸福的。

但是因為我們的時代沒有英雄,所以我們渴望英雄,渴望有大俠的江湖;於是武俠小說成了我們這種渴望的出口。

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就是我們的心靈救贖。

「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這一句話是形容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在民間流傳甚廣,盛行一時。

金庸小說在華人世界的流傳,亦是如此。凡有華人之處,就有金庸小說。金庸小說,是全球華人的共同語言。



其二:儒與俠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語出《韓非子.五蠹》,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的序文中引用了此句。

這句話表達了儒者與遊俠分別以文武兩途,亂法犯禁以對抗當道,所用手段雖殊途,所求目的則同歸。

雖然儒者也是反抗當權者,但是未必像遊俠是為了濟弱扶傾,幫老百姓出頭,因此在民間常會出現惡評,所以有句話就說,「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屠狗輩為來自社會底層的市井小民、販夫走卒,對老百姓受權貴壓迫的痛苦感同身受。雖然未讀聖賢之書而目不識丁,卻是懂得見義勇為的大道理,憑著胸中一股血氣行俠仗義,只要路見不平,就會拔刀相助。

儒者是飽讀詩書的讀書人,也就是古代的知識分子,雖然一肚子學問,卻是滿腦子算計,常常只顧自己利害得失,做出背信棄義、忘恩負義之事。

因此儒者與俠客,兩者角色原本就是涇渭分明。

在金庸小説中,有些角色以儒者身分來行俠仗義,有些角色以俠客身分來濟世安民,儒者懷有俠氣,俠客又顯儒風。俠的角色也從原本粗魯不文的「遊俠」、「豪俠」,轉變成有士大夫精神的「俠士」、「儒俠」。

於是儒者與俠客,兩者角色在此巧妙合而為一。



其三:大師筆下的大俠

金庸、梁羽生、古龍被人合稱為「武俠小說三劍客」,三位大師筆下的大俠,各有不同的典型。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 金庸 《神雕俠侶》

狂俠本色,名士風流。 ~ 梁羽生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古龍 《楚留香傳奇》



其四:小說人物的命名

外號「君子劍」的華山派掌門人岳不群,這名字令人想起,巍巍山「岳」、卓爾「不群」這兩句話。

一聽到這個人的名字,就會讓人有「崇高雄偉、特立獨行」的感覺,想像到一副充滿著「偉光正」(偉大、光榮、正確)精神的模樣。

在小說中,「不群」這名字的含意:
表面上是說:君子,卓爾「不群」;
實際上是指:小人,黨而「不群」。

這兩句雖然都帶有「不群」,但是意思完全相反的話,出處分別如下:
夫唯大雅,卓爾不群。 ~《漢書.景十三王傳贊》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 ~《論語・衛靈公》

隨著小說情節的發展,直到此人顯露出真實面目時,才令所有讀者認清真相,對事件的前因後果恍然大悟。

「君子劍」其實是個一直裝扮成謙謙君子的小人,是個徹徹底底的偽君子,而不是真君子,但也不是以本色行世的真小人。

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命名,其來有自,大有寓意,令人佩服。


(・(ェ)・)

標籤:
瀏覽次數:170    人氣指數:550    累積鼓勵:1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皇帝的廟號、諡號、尊號、年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班不到站的公車
 
住戶回應
 
時間:2018-11-03 15:17
她, 51歲,台南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