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1,271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301100
竹君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人生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以減碳為名的資本遊戲
作者:
竹君
日期: 2024.07.31 天氣:
心情:
(網文轉載) https://udn.com/news/story/121823/7244606
【專家之眼】罪惡莫過碳交易 — 以減碳為名的資本遊戲
2023-06-19 08:01 聯合報/作者 劉明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 政治學博士
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歐盟等其他國家近年都陸續推動碳交易制度。(歐新社)
很多企業和個人,一窩蜂的投入碳交易,是為了減碳嗎?當然不是,是希望從中獲利,而且最好是暴利。但小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碳交易能否減碳?其實早有定論。早在2011年11月,瑞士銀行集團(UBS)的一份研究報告就指出,為了支撐歐盟碳排放交易體制(EU ETS),歐盟從2005至2011年總共花了2870億美元,但對減排幾乎零作用(原文是”almost zero impact”)。報告還說,如果把這2870億美元拿來更新那些歐洲的老舊電廠上,那麼,減碳可以超過40%。至於那2870億美元由誰支付呢?當然是歐洲人民,難道會是決策者嗎?
對於碳交易,金融大鱷索羅斯(Soros)也發表過類似看法,他說:「或許這個機制就是場鬧劇,因此只有像我這樣的商人才會對它青睞,因為這裡面蘊含了大量的商機。」確實,「這裡面蘊含了大量的商機」,但請注意,並沒有減碳,至於受害者,那更是不計其數。因為只要有人賺錢,就一定有人賠錢。
整個碳交易,不管是哪種類型:現貨、選擇權、期貨、掉期交易、遠期合約等,其目的不是為了減碳,而是為了投機發財。發財,從來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碳交易宣稱的減碳根本就是假的,是真正的世紀大騙局,而且由公權力作莊,而玩家隱身幕後。
國際間有兩大碳權交易系統,一類是以歐盟為首的總量管制,關於總量管制的不減碳,已經在「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國王新衣」一文中詳論過,於此不再贅述;第二類名為碳抵換(Carbon Offsets),台灣稱為「減量額度」(Carbon Credit),即企業透過各種方式減碳,例如綠能投資、種樹、碳封存,因而減少的碳排可拿到碳市賣給其他企業去抵扣。
碳抵扣聽起來煞有介事:一方面減排的企業可以因減碳而獲利,而超出排放的企業可以到碳市場上去買不足的額度,看起來兩全其美,其實不過是騙人的把戲。碳抵換達不了減排的目標,還製造了更多的碳排放,絕大部分人都是受害者。
碳交易最大的問題在於一開始的設定就只是為了交易,它本身就是扭曲的,就像極權國家所制定的法律只為一人考慮一樣,當然也不可能是正義的。玩家想到了一個發財的點子,那就是碳交易。為了能夠交易,就遊說政府制定相關的法律,於是就有了碳市。然而,政府分配每一家公司的碳排放量額度有三個根本問題:政府有這個「權利」嗎?能公平嗎?能給每家公司準確預測明年需要多少排放量嗎?以上三個答案都是否定的。
政府以公權力強制有關企業接受特定額度的碳排放,例如甲公司10萬噸,乙公司5萬噸,這種做法就是強姦。公道的做法應該是企業排了多少碳,就課多少費或稅。然而,如此一來,碳市就做不起來了,玩家也就得不到任何好處了,這就是為什麼玩家大力推動碳市而不贊成政府徵收碳稅或是碳費的原因了。
二來,就每一家公司而言,經營環境分分秒秒都在改變,政府規定的碳排放量如何能適用變化莫測的經營環境呢?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造成整個經濟突然間凍結,導致歐盟境內的電力公司被分配的大量碳權根本用不上,這不是最明顯的例子嗎?這些電力公司還因此發了一大筆橫財(沒用的額度可以拿到碳市上賣),這不就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了嗎?至於說政府能公正地分配碳排放額度,除了瞎子之外,誰相信呢!
要理解碳抵換的設計邏輯並不難。碳交易整個制度的設計,都是在創造誘因。引誘我們更多的精力、時間、金錢、才智投入,使我們成為韭菜。
那麼,碳抵換必然帶來哪些弊端呢?
第一,從碳權的賣家而言,因為有利可圖,自然吸引很多投機客,例如微軟在2021年就購買了130萬個碳信用額度、英國石油公司(BP)收購美國最大的碳補償開發Finite Carbon的多數股權。為什麼要這麼做呢?跟索羅斯沒有不同,為了哪天碳價高的時候賣出去,好大賺一筆;至於這些被認證的「碳權」是否真的減碳,具不具有所謂的「額外性」?並不在投機客的考慮之內。
第二,就碳排額度不足的企業來說:如果政府分配的排放量已經用完,這時候,只能到碳市去買。不管價錢高低,自然要把這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那就會造成物價、房價上漲,我們就都成了受害者。
第三,從自然環境來說,森林有得到更好的保護嗎?沒有。根據台灣政府的規定,要取得碳權,必須是人造林,而不能是原始森林。於是就出現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畫面:投資客為了取得碳權,先把自然林給毀了,然後再造林。荒謬吧!但這就是事實,原因是,不這麼做,就賺不到錢。至於因為造林而破壞原來的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樣性以及當地的社會人文景觀,一樣是不勝枚舉。
第四,碳詐騙層出不窮。自從出現了碳交易,包括碳抵扣,各種類型的詐騙就層出不窮,詐騙手法更是五花八門,例如詐騙稅金、網路釣魚、內線交易、駭客入侵、洗錢、貪污等。根據國際刑警組織在2013年的報告,光是2005到2011年,碳市的詐欺就讓歐盟蒙受200億歐元的損失。
綜上,從碳交易中得利的只有大投機客、交易所、券商、碳權認證機構、詐騙集團,其他,包括自然環境,都成了陪葬品。
標籤:
瀏覽次數:
190
人氣指數:
790
累積鼓勵:
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人生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